综艺
我为歌狂 我是歌手 唱片行业低迷,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话题了。就连刚刚揭晓的格莱美也颓势难掩,奖项从109项锐减到78项。作为唱片业核心的唱片公司更是举步维艰,百代唱片由于负债累累被拆分出售,从...
我为歌狂
我是歌手
唱片行业低迷,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话题了。就连刚刚揭晓的格莱美也颓势难掩,奖项从109项锐减到78项。作为唱片业核心的唱片公司更是举步维艰,百代唱片由于负债累累被拆分出售,从披头士到王菲这个曾今的传奇,如今留给人们一种英雄迟暮的苍凉感。国内唱片近来年亦不见动静,实力派唱片卖不动,偶像歌手发片全靠粉丝捧场。然而,随着《我是歌手》《我为歌狂》等高品质的歌唱节目风生水起,不仅重新唤起了人们沉睡已久的音乐激情,还让大批实力歌手的唱片迎来第二春,这不禁让许多人高歌“唱片未死”,电视,正在成为唱片业支撑的最后一片净土。
中国唱片销量水分大 “口水歌”屡占高地
反观起步较晚的中国唱片市场,近年来情势每况愈下,鲜有出路。著名音乐人宋柯曾在公开场合说过,现在唱片对外公布销量都是”乘以5或者乘以10后的数字”。像这种大放卫星式的大跃进运作方式,内里无疑是羸弱的行业状态。而市场的终端,作为唱片店的主李先生介绍说:“歌手发唱片我们都会提前贴出预购的海报,根据预订的数量去进货,一般不会有太多存货。”
从唱片公司到零售商透露的信息都令人深觉无奈。而快餐时代催生出的一批批快销品式音乐悄然的占领市场,口水歌坐庄流行歌坛亦成为不争的事实。09年凤凰传奇( )发行了“神曲”《最炫民族风》,这对男女组合,以类似二人转的方式一唱一和地踩着劲爆的鼓点 成了对华语乐坛的一次逆袭,“苍茫的天空是我的爱”,开篇第一句就被网友吐槽“抖落出了俗气的韵味”,可偏偏是这类歌曲在各大音乐颁奖礼上斩获大奖。一些音乐爱好者对此深感不解和无奈,“类似这样的口水歌,《我是小沈阳》《不要迷恋哥》这般歌名就给人以毫无营养之感,虽说脍炙人口却无法传世。难道流行音乐就真的只该止步于‘流行’二字么?”
面对铺天盖地的口水歌,抱着“与其听‘垃圾’,不如回顾经典”的态度,不少听众自然而然的把耳朵伸向了过去的旧唱片,这样类似“返祖”的现象固然让人心酸,而大众对于好音乐的迫切需求,也促使了电视节目为振兴音乐做出屡屡的尝试,从大大小小的草根选秀,到如今的明星竞赛真人秀,无一不是人们在绝望以后获得的重重惊喜。
“黄妈型”尴尬被挤 “杨幂型”歌手吃香
很多人把唱片业的萧条归罪于没有好歌手好音乐,事实恰恰相反。从《我是歌手》里走出来的女歌手黄绮珊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,第一期开嗓一曲《等待》惊艳全场,接下来的两个月,她持续保持百度搜索女歌手排行榜第一,让大家都困惑,如此实力超群的女歌手到底是从何而来,却不知她早在80年代便已出道。连韩红都感叹:“自己做梦都想唱得像黄绮珊那么好。”她也成为了怀才不遇现代版诠释。
有网友说,黄绮珊的外型是她的事业阻碍,这其实也是所有“实力歌手”的硬伤。诸如“黄妈”一样尴尬了十多年,差点被挤出乐坛的歌手还不在少数。同时,杨幂等一些非职业歌手的走红标志着偶像经济时代的来临,作为内地当红花旦的杨幂,跨界后的演唱水准却一直被业内外所诟病,在一次香港的商演现场,甚至因假唱被抓现行。而她却获得了第11届CCTV—MTV音乐盛典的最受欢迎女歌手,这让很多网友咄之以鼻,“如此权威的奖项颁给一个考学时都跑调的女演员,算是唱片市场得到的一记最响亮的耳光!”前段时间,还传出她将盟安徽卫视《我为歌狂》节目,更是引来一片哗然,并被毒舌的网友讽道“幂幂的声线会让调音老师对自己的专业知识产生怀疑而精神奔溃。”事情最终不了了之,看来节目本身的高门槛也算是观众最后一道防线了。
且不说“幂幂”的歌唱水平有否达到发片歌手的标准,如今在唱片店里贴出的大幅海报,有九成以上是偶像歌手,时久不见那些中国乐坛红极一时的实力派的身影,“晚会歌手”成了很多歌星的无奈选择。这种局面,直到《我是歌手》和《我为歌狂》的出现才开始有所转变。这两档横空出世的明星歌唱PK节目,表面上是用明星娱乐大众,但又何尝不是对歌手的试金石呢?在顶级音响的舞台上,真正的好歌手得以崛起,找回属于自己的荣耀,而假唱党也无处遁形,甚至“不敢来参加”。
网络“绑架”唱片业 大众审美何去何从
信息爆棚的时代,听众难免过于浮躁,无法真正静下心来品味歌曲,“切歌”成了现代人的听歌的关键词,口水歌和偶像化正是借此通过网络“绑架”大众。因此,大多数人包括唱片公司习惯用把原罪定在网络上,实则不然。
2008年,MySpace全球最大的在线交友平台联合环球唱片、索尼唱片和华纳唱片成立了一家名为MySpace Music的公司。唱片公司希望能够从歌手主页的广告上分一杯羹,另外,从音乐下载、彩铃、周边产品销售和音乐会门票上获得更多的收入。MySpace的创始人克里斯-德沃夫说:“我们希望能够与唱片公司合作并帮助他们提高盈利能力。”
网络成了唱片业发展的不可逆的趋势,大众审美疲软倒是成了致命伤。音乐永远不会消亡,只是换种存在的方式。荧幕上兴起的歌手选秀类节目很能说明问题,强大的舞美灯光,顶级音响设备成为了好音乐的试金石,其所营造出的对好音乐的珍惜态度,也吸引了很多真正的实力大牌主动投靠,湖南卫视和安徽卫视正是相继凭借《歌手》《歌狂》蝉联了同时段收视冠军。录音室灌录唱片的时代已经没落,“唱片已死”但音乐隽永,回归现场成了这个短暂时代的缩影,当然,这仅仅只是转型期的一个过度阶段。
转型路总是不易的,如何让不合格的歌手与口水歌曲被过滤掉,还耳朵一片宁静。唱片公司也很为难,作为商业机构,不同于艺术单位,市场的甄选才是流行音乐的源头。市场服务于消费者,你渴望何种声音唱片公司便生产哪种音乐。
70年代的台湾为了“有自己的歌”发起了校园民谣运动,对于音乐有了自己的诉求。转眼80年代,那些校园里的翩翩少年都走入社会,滚石唱片的应运而生,罗大佑弹着《童年》齐豫唱着《橄榄树》开创了台湾流行乐坛的黄金一代。去年滚石三十年巡演,那些承载着记忆的美妙音符又一次跃然舞台,磁带B面的温柔像流水一样划过岁月,好音乐不就该是如此么。歌坛那的娇柔造作、虚浮庸俗理应被洗去。可事实却让人唏嘘,现在的青少年脑中关于旋律的幻想再也不是温柔的了,有的大都只是大街上泛滥的广场舞歌曲,与脸谱化的偶像歌手,情怀的丧失让一代人失语。
转型期歌坛急需“文艺复兴” 明星队战PK推动音乐创作
在流失了那么多的听众后,流行音乐迫切需要“文艺复兴”式的启发,也许韩磊在《我为歌狂》舞台上对经典的演绎就是一种音乐欣赏的标杆,只有大众对于艺术欣赏的诉求得到提高,才能萌发出更多更好的音乐。 继《我是歌手》后,正在热播的安徽卫视《我为歌狂》就是音乐复苏的另一支先锋军,节目首期收视率超越了《我是歌手》,排名全国第一。就像节目的名字那样,这是一群歌手在为歌而“疯狂”,放下过往的荣耀,拾起刚出道时的冲劲和虔诚态度,营造出了一种残酷“声斗士”的感觉。
节目中,歌手组队PK的全新赛制让队内歌手交换歌唱的理念,使他们在音乐的二次创作上迸发更多灵感,从而实现新的艺术升华。被禁多时的歌手柯以敏在第二期以一首《天黑》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,她爵士化的改编俨然是一种精耕细作创作方式的产物。田震的“鬼故事”主持风,毛宁、阿杜、温岚、柯以敏等歌坛老将为了各自战队火拼放狠话的架势,也让观众非常受用。同时,顶级的音响设备更是敦促歌手严谨对待,哪怕一丝一毫的差错也会让其“丢脸”,比如新生代的郁可唯在首秀中演唱《囚鸟》,其不经意的破音就落下了不少话柄,任何细小的瑕疵在舞台上都被无限的放大,残酷感十足。这场华语音乐的首轮“队战”不仅燃起了歌者百般用心的斗志,也让听者感受到了音乐集结的力量。
以《我是歌手》《我为歌狂》为首的电视节目为唱片行业的推动作出的贡献不容小觑,然而,好声音的觉醒是一点一滴的,唱片行业的转型依然任重道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