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艺
纪录片《京剧》剧照 纪录片《京剧》周一晚起在央视一套开播,首集播出后反响热烈。令人始料未及的是,这部首次以纪录影像来全景解读京剧艺术的作品遭遇了负面评价。既有京剧迷认为纪录片在京剧专业性上隔...
纪录片《京剧》剧照
纪录片《京剧》周一晚起在央视一套开播,首集播出后反响热烈。令人始料未及的是,这部首次以纪录影像来全景解读京剧艺术的作品遭遇了负面评价。既有京剧迷认为纪录片在京剧专业性上隔靴搔痒、深度不够,其中一些涉及京剧史实方面的讲述不
全准确。更有昆曲迷拍案而起,“炮轰”片中为烘托京剧的历史地位,有故意“踩昆曲”之嫌。
对于这些争论,晨报记者昨日采访该片导演蒋樾,他表示有争论就说明有关注,他对这些骂声更是早有心理准备,“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全面拍摄京剧的一个纪录片?就是因为想拍这个片子的人都知道,无数张大嘴等着骂你呢”。
昆曲迷不满剧种被踩
回应:后几集有肯定
中国戏曲史中,“花部”诸腔和昆曲争夺剧坛地位的所谓“花雅之争”就一直闹得沸沸扬扬。没想到的是,在纪录片《京剧》播出后,这番口水仗却从书本打到了网络上。记者发现,由于《京剧》第一集中将昆曲盛极而衰的过程描述成只有“私订终身后花园,落难才子中状元”的老套情节,令百姓“闻昆曲轰然而散”,这让众多昆曲迷看了之后大为不快,纷纷吐槽该片为拔高京剧未免有点过于贬低昆曲,甚至有网友挖苦:“一个一百六十年的剧种喷六百年的剧种没内涵,跪求京剧删除所有继承自昆曲的剧目和本子哦。”
对于昆曲迷的不满,蒋樾昨日回应,京剧产生的原因的确和昆曲的衰落有很大关系,这是真话,但从导演组的内心来说,并没有踩昆曲的意思,“‘花雅之争’要交代也可以,我们采访的专家学者们说得也很多,但我们的取舍还是因为结构的问题,把‘花雅之争’的争论压缩到最小,还是要为主题服务”。蒋樾表示,在《京剧》第四集中谈到梅兰芳的成就时,同样强调了他在昆曲中汲取了很多东西,肯定了昆曲对京剧产生发展的作用,因此还是希望昆曲迷看
全片再来评论。
京剧迷挑刺说多唱少
回应:唱段长没法看
昆曲迷要争名分,京剧迷则纷纷挑刺,尤其是对一些京剧史诗上的问题。有京剧迷指出,《京剧》第一集中关于谭鑫培进宫得了四品顶戴的故事不符史实,得过四品的伶人有一个是道光朝惇亲王府的全顺,但谭鑫培在宫里食二两月银,与一般教习没啥区别。同时,也有京剧迷认为,该片拍摄得太宏大叙事,却忽略了京剧本身的展现,几乎都在解说,对老艺人的采访太少,经典唱段的重现又寥寥,让人失望。
对于京剧迷们的批评意见,蒋樾认为,在史实方面,所有的文案都交给京剧方面的专家看过和讨论过,整个过程十分严谨。关于谭鑫培四品顶戴的记载,不管是口头采访还是书面都有呈现。而对于“不够京剧”的批评,他表示这个片子首先是个普及性的入门纪录片,因此无法面面俱到,“网友要听唱段,可唱段一旦超过30秒,我认为这片子就没法看了,所以京剧迷还是应该分清,这只是一个讲京剧的纪录片,而不是京剧舞台艺术纪录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