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娱乐
首页 明星 电影 电视 音乐 明星资料 综艺 体育 热点 数码
设为首页收藏本站网站地图

综艺

陈可辛谈《合伙人》:去内地拍戏面对挑战

  在我看来,香港人又有多少不同于内地人?今天内地的年轻人和香港的年轻人,没什么分别的,都是80后心态。  我拍这出戏其实不是拍内地,是拍我个人,只是为了内地的市场,借了个内地载体。  跟内地年轻...

AiEnt.cn ● 2013.06.08/12:06 ● 互联网 ● 访问:

  在我看来,香港人又有多少不同于内地人?今天内地的年轻人和香港的年轻人,没什么分别的,都是80后心态。

  我拍这出戏其实不是拍内地,是拍我个人,只是为了内地的市场,借了个内地载体。

  跟内地年轻人聊天,你发现全民都在做乔布斯,想可能性。回到香港,发现我们要成功,只懂得炒楼、炒股票。

  陈可辛与马家辉,一个导演,一个作家,都是半百的年纪,都是讲故事的人,都是北上文化人,都在内地有众多粉丝。两人坐在尖沙咀,这天正是大黄鸭修理后重新登场的日子。用“内地话”说,大黄鸭是“满血复活”。大抵从香港出发的北上文化人,或长或短,隔段时间总要回家,因为这里才是能给他们补充能量的地方。但两人坐在一起,竟然会讨论起普通话,“土鳖”和“土逼”孰对孰错?陈可辛或许是所有香港导演中,进军内地市场最成功的一位。早在《投名状》的时候,就有人预言过,陈可辛会于几年内超过很多内地导演。2013年,陈可辛果然以一出《中国合伙人》(以下简称《中》)震撼中国影坛。这出以中国民间教育机构“新东方”3位合伙人创业故事为蓝图的电影,带出了多个值得讨论的话题。例如,“中国男人”是怎样的?留学归国的“海龟”(内地把“海外归来”简称“海归”,网民又戏谑地发展成“海龟”)和在本土成长的“土鳖”之间的关系如何?陈可辛怎样定义自己的成功与失败?两个半百男人,会有怎样的人生感悟?在威士忌与苏打水的碰撞中,两人开始了对话。

  “海龟”一定做老二,这是内地人教我的

  马家辉:我看《中》,觉得这是一出关于中国的男人的电影。在中国的处境下有哪些选择,去美国回来不回来,跟制度妥协不妥协,梦想坚持不坚持……生活的选项和所谓“成功”的策略也很不相同。在你心中,中国男人是什么样的?

  陈可辛:孟晓骏(邓超饰)我不会标签他是“中国男人”。或许成东青(黄晓明饰)是,他有话不说,什么都可以忍,老谋深算。实际上,为什么我要用三个男人当主角?因为这出戏的主角不是人,而是时代。孟晓骏是根据我的性格来写的,有什么说什么,成东青喜欢把真善美挂在嘴上。电影里,成东青说:你以为我这么做是为了自己吗?孟晓骏说:我就是为了自己,起码我承认。成东青是中国男人,他不会承认的;孟晓骏什么都承认,所以他失败了,这就是“土鳖”和“海龟”的关系。

  马家辉:如果跳出电影,把时间拉长来看呢?看来“海龟”有可能打败“土鳖”……

  陈可辛:时间拉长了也一样。“海龟”一定做老二,这是内地人教我的。

  马家辉:我有些保留的,时间拉长的意思是说,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还没过去。我以前曾在内地结识一位朋友,他搞房地产。吃饭时,喝多了,动不动便抓住其他人的手说,我认你做大哥,你叫我弟,我送你一套房子,并且立即办理过户!我在旁看了,感觉很荒谬,但也很有趣,相信在香港没有这种男人。他应算是“土鳖”,可重点是,他们的孩子正在从外国留学回来接他们的班,正在进入第二阶段。

  陈可辛:电影中的“海龟”孟晓骏,已经是三代“海龟”,他爷爷是1925年回中国的,他爸爸是1955年回中国的,两代人都是建设“新中国”。我拍这出戏其实不是拍内地,是拍我个人,只是为了内地的市场,借了个内地载体。

  马家辉:你说拍的不是内地,可是讲的确实是这二三十年的中国的故事。

  陈可辛:我会做足够的研究去拍一个中国的故事,但我没有在内地生活过,只能代入自己的生活。现实是,我拍的不是中国,但中国的观众看得好明。

  现实:好与不好都要照单全收

  回忆:可以只回忆好的

  马家辉:有个西安的年轻知识分子给我发来《中》的观感,我读给你听(见右)。内地的观众怎么回应这部电影?

  陈可辛:戏院有很多自发性鼓掌,观众觉得这部电影励志、正能量,看 以后很有希望。在我研究“新东方”(即戏里的“新梦想”企业原型)的过程里,发现“新东方”教的东西感动了我。他们的故事根本就是心灵鸡汤,教英文其实在教梦想、希望。这几年我在内地看到一种沉淀,奥运前后那种财大气粗开始降温,近几年他们都开始怀旧,和香港的90年代好像。内地很多人怀念80年代的理想主义,怀旧和回忆永远都是来自对现实的不满。对每个人来说,现实是好与不好都要照单全收,回忆是可以只回忆好的。

  马家辉:任何怀旧当然都是指向当下的,越是怀念80年代,其实越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。你说到怀旧,有人说这次陈可辛回归了、成功了,你怎么看?

  陈可辛:“成功”是很多因素加在一起的。第一,过去10年内地观众不习惯去戏院看中小型制作,只看大制作,但去戏院的习惯被培养起来了,对大制作也产生了审美疲劳,就开始想看中小制作。第二,在审查上古装片容易过时装片,因为时装片和现实有关,所以容易有敏感的地方,这次拍的是时装片,也比较例外。第三,作为香港导演,我们要接地气拍时装片都很难,这次接到了。

  马家辉:所以这次对你来说是不是一次挑战?

  陈可辛:不止这。2005年我拍 《如果·爱》之后,去内地拍戏已经面对挑战。因为怕不接地气,所以就选了古装大片《投名状》———你不能说我不接地气,你又没去过清朝,是怎样的你怎么知道?然后去到《武侠》,从票房到口碑都惨败。那时就已经闻到,大片的日子不会一路做下去。既然迟早要回归,那就不如现在回归。其实《中》启动的时候,《武侠》还没有上画。我一路都很想拍改革开放这30年,因为一定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事。但问题是,传统资本家的“野蛮生长”是不能拍的。想过拍IT行业,但很多商业上的东西,观众不懂,我也不懂。

  马家辉:好像有想过拍马云?

  陈可辛:想过,但马云好看是他的语录,与他的生意无关。直至看到“新东方”,我觉得他们借教书讲耶稣,讲的道理是我喜欢听的。还有一件事我觉得有趣,他们教英文,教的是美国价值观,和中国价值观的冲击。

  50岁,可以义无反顾地乐观

  马家辉:这次拍戏遇到最大的挑战是什么?

  陈可辛:在内地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好编剧,内地的编剧没有电影感。最后找不到人,我都以为拍不了了。结果回香港,找老拍档林爱华写了个结构很跳跃的剧本,我觉得像样了。然后再找内地编剧改对白,接地气。

  马家辉:我特别留意到戏中“下跪的英雄”这句台词,这是中国处境下的选择。我很想问香港观众对某些对白怎么看的。我听内地的年轻人说,他们听到“下跪的英雄”时感觉是愤怒的。我猜香港观众听到“下跪的英雄”的感觉未必是愤怒,可能是嘲笑。对香港观众的观感,你有没有预期?

  陈可辛:没办法,始终不是发生在香港的故事。香港观众应该会看到一个特定社会、特定时间、特定文化的人的故事。但在我看来,香港人又有多少不同于内地人?今天内地的年轻人和香港的年轻人,没什么分别的,都是80后心态。

  马家辉:80后也有不同的男人,有的像王阳,有的像孟晓骏,他们面对的处境是一样的,不同就是怎么选。所以我看 电影,都觉得是“陈可辛式的乐观”,你就选吧,去追求你的梦想。我看见有人写吴君如说你是“悲观的乐观主义者”,这句话明明是我说的,怎么忽然变成是吴君如说的呢?别人出名一点,就说是吴君如的金句。哈。

  陈可辛:我的底是乐观的。

  马家辉:和到了50岁有没有关系?我今年五十岁,感觉蛮强烈的,像在“奔六”,朝向六十进发而不仅仅是五十。生命像在倒数。每天生活都成了挑战。

  陈可辛:我人生最大的转变是30岁,感觉再也不是小孩子。50岁对我来说,《武侠》是个失败,事业不知该往哪里去,我妈妈又过身。50岁对我来说,就是可以义无反顾地乐观。这次有人猜我会拍成时装版《投名状》,也是讲三兄弟,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。但是如果我拍时装版《投名状》,不就是《社交网络》?人家已经拍得这么好,再拍做什么?所以这次我决定拍得温暖点。我选择拍到上市就不拍下去,因为上市之后就是刀光剑影,真实故事非常残忍。

  内地对一些词的定义是相反的

  马家辉:《中》在内地也上了,估计最恶毒的语言已经出了。

  陈可辛:不知道,现在赞得太厉害,口碑好得夸张。我觉得口碑太好是很危险的。

  马家辉:我是喜欢这部电影的,从《中国合伙人》这个戏名开始。可能因为写作,喜欢把戏名做自己的解释:在中国生活的人,有哪个不是中国合伙人?共生也好,共谋也好,哪个不是拍档?当你做拍档的时候,一定被迫在现实处境中选择,而所谓英雄,或许就是勇于打破现实处境的人。

  陈可辛:成东青的成功是“中国式成功”,“中国式”就是“中国特色”。当初我觉得“中国合伙人”有点荒谬的,就是“有中国特色的合伙人”,就是不用守规矩,所以我当初都很喜欢这个名字。但是在内地他们会觉得“中国”就是主旋律,觉得“中国合伙人”是擦鞋。我去内地这些年,发现我们对一些词的定义是相反的。

  马家辉:我有时遇到的中国男人,会令我蛮感动的。前不久我去深圳买书,夜晚12点坐在一家24小时书吧,隔着屏风有四五个男人,讲话大大声,在讲中国的未来,又讲到香港。“你看,香港虽然没有民主,但有制度,可以跟着制度。中国是不是可以这样改革”等等等等。我偷听了,很感动,除了80年代在台湾读书之外,好多年没试过12点在书吧讨论中国前途。中国太大了,怎样的男人都有。我感觉到中国民间有股力量正在崛起,很渴望建立一种做好人的游戏规则,不用再讲大话,也不要逼我讲大话。其中一个征兆,也来自成东青这样的男人。我在内地见到很多儒商,他们出钱出力,办民间书院,每两个礼拜叫人来讲座、沙龙,儒家、道家、法家、中西文化……

  陈可辛:你现在看 就是这样。俞敏洪这样的人,上千万粉丝,个个都在讲很多人生道理,他们有很多社会责任,这在香港是少很多的。我觉得内地是有希望的,年轻人的变化快过香港好多。做我助手的人,拿几千块人工,我随时觉得他明天会来投资我的戏。跟内地年轻人聊天,你发现全民都在做乔布斯,想可能性。回到香港,发现我们要成功,只懂得炒楼、炒股票。

  对话结束的时候,已经入夜,打在大黄鸭身上的灯早已熄灭。在夜色中,大黄鸭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黄绿色。疲惫的人们早已散去,只有零星的游客还在广东道上流连忘返。突然身后传来两个女子的普通话:“《中国合伙人》在香港上了吗?”“好像还没有,内地上了。”“听说是讲新东方的啊?你还记得吗……”两个女子,似乎就是成千上万曾经怀揣留学梦的“中国合伙人”。如今,他们是谁呢?

  马家辉转述内地朋友的观感

  “●音乐很棒,极贴切,我从头听到尾。●细节处理上,邓超饰演的孟晓骏在燕京大学做读书会,读的书是威廉·曼彻斯特的《光荣与梦想》,一本美国人写的美国历史书,他从中去认识美国,他从中得到的印象是只有在美国才可以改变世界,后来现实打破了他的梦想,这个处理蛮有趣。(我没有去过美国,不知道他后来传递的美国印象是否正确,反正内地还有很多年轻人像他们一样朝思暮想去美国)●我们这边的年轻人倾向于把这部片子看做是一部励志片。但励志片本身就意味着不可信和难于实现,陈可辛导演也许是在为一个时代谱写挽歌,很难再有那样传奇式的成功了。●这部片子似乎是一个几面讨好的片子。中国人从渴求移民到渴望回家讨好大国崛起之梦,财富本身意味着成功和被尊重讨好西方式胜利,以真实经历为蓝本讨好企业家,以一个失败者的成功讨好千万屌丝,票房一定不是问题。●电影的简体版字幕在翻译英文时不太确切,怪怪的。●对友谊的刻画非常动人,我们现在缺少这个,令人感动到流泪。”


上一篇文章
崔健3D音乐电影《超越那一天》登陆广州站影展
下一篇文章
梁咏琪自曝想生孩子当妈:忙完宣传就计划
  • 你该读读这些:一周精选导览
  • 被岳云鹏调侃“不红” 张钧甯
  • 郭敬明被网友质疑抄袭MV 发文
  • 杨丞琳潘玮柏任“台版101”导
  • 期待!孟美岐将以学姐身份参与
  • 因全国性哀悼活动 《青你2》
  • 高以翔遗体进行防腐处理 殡仪
  • 网站首页 | 关于爱娱乐 | 版权声明 | 媒体合作 | 广告服务 | 联系方式
    Copyright © 2023 AIENT.CN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08108040号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313号
    欢迎广大网友来本网站投稿,网站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或网友提供 客服QQ:67650701